有個非常喜歡喝茶的財主,
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,
無論貧富,
只要來,
他就吩咐下人好生招待。
一天,
財主家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,
不言討飯,只說來討碗茶喝。
下人連忙讓他進屋,給他倒一碗茶。
乞丐看了一下,說:「茶不好。」,
下人見他懂,連忙換好茶來。
乞丐聞了聞,
說:「茶是好茶,但水不行,需得上好的山泉水。」,
下人看出他有些來頭,
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。
乞丐嘗了一口,
說:「水是好水,
但燒水的柴不行,
柴需用名山陰面之柴。
因為陽面之柴質鬆軟,
陰面之柴質緊硬。」,
下人終於確認這是個精通茶道之人,
就連忙取好柴再烹,
並請出老爺。
茶重新上來,
財主與乞丐對飲了一碗。
乞丐說:
「嗯,這回茶、水、柴、火都好了,只是泡茶的壺不行。」
財主說:「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。」
乞丐搖搖頭,
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把紫砂壺,
讓下人重新泡一壺茶來。
財主一品,
味道果然不凡,
立刻起身對乞丐作揖道:
「我願買你這把紫砂壺,要多少錢都可以。」
但是這乞丐也是非常地喜歡這紫砂壺,
並不想用來交換,
乞丐非常果斷的回答:
「不行,這個壺是我的命,我不能給你!」。
乞丐連忙倒掉茶,
收起壺就走。
財主趕忙攔住,
說:「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。」
乞丐不言,
執意要走。
財主急了,
說:「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把壺。」
乞丐聽了,
不由地笑起來,
說:「我要是捨得這壺,也不會落到今天這種地步。」
說完,
乞丐轉身就要離開。
財主急忙上前說道:
「這樣吧,壺還是你的,你就在我家住下,
我吃什麼你就吃什麼,但是有個條件,
就是你必須每天讓我看看這壺,怎麼樣?」。
財主太喜歡這東西了,
所以在情急之下,
只有想到這個辦法。
乞丐也在為每天的生計而發愁,
有這麼好的事情,
為什麼不答應呢?為此,
乞丐很爽快的答應了財主的要求。
就這樣,
乞丐住在了他家,
和財主同吃同住,
兩人每天捧著這壺,
無話不談,
喝茶飲酒,
好不開心。
就這樣兩人開心的相處了十幾年的時間,
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知己。
時間慢慢的流失,
財主和乞丐也慢慢的變老,
顯然乞丐年紀比財主大,
這天財主對乞丐說:
你膝下無子女,
沒有任何人繼承你的壺,
不如你去世之後,
我來幫你保管,
你看如何?
乞丐非常感動的答應了。
不久,
乞丐真的去世了,
財主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這把紫砂壺。
剛開始,
財主每天都沉迷在擁有這把紫砂壺的喜悅中,
直到有一天,
財主拿著紫砂壺,
左右上下欣賞的時候,
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,
似乎少了點什麼,
這時,
他眼前浮現出昔日與乞丐一起玩壺品茶的場景,
一切都明白了。
於是財主將紫砂壺狠狠的往地上一摔......
故事說完了,結局出人意料,
其實,
隨著時間的流逝,
很多東西都改變了,
財主與乞丐間的情誼,
已超越了這把紫砂壺本身的價值,
再好的東西,
沒有人與自己共享,
就失去了意義,
再值錢的東西,
也沒有知己重要。
轉念想想自己的人生,
什麼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東西呢?
或許就是那個和你一起交心喝茶的人哪!
真正的知己,
是一份懂得,
一份相知,
一種淡淡的陪伴與共鳴。
猶如一杯清茶,
淡然中,
沁入心田。
有時候,
只要一個擁抱,
一個眼神,
便一切盡在不言中;
有時候,
只要一段文字,
一次疼惜,
便留下永久的感動。
生命中有一種情,
不驚擾彼此的世界,
只在靈魂深處同行;
不妨礙彼此的生活,
只在精神領域共鳴。
一生之中,
有個懂你的人,
便是最大的幸福。
懂你的人,
也許不在身邊,
但一定在心裡。
人與人,
一場緣,
心與心,
一段情。
人生能相遇,
已是不易,
心靈若相知,
更要珍惜!
朋友,
淡淡交,
慢慢處,
才能長久,
感情,
淺淺嘗,
細細品,
才有回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