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公司將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員稱為美工,
這點筆者在美工科畢業後,倒不是那麼在意,
直到幾年後才覺得納悶,
究竟設計等不等於美工?
或者美工等於設計?
這樣的疑惑直到上了技術學院,
教授說出,她雖然博士畢業,仍然被稱為「美工」,
心裏很不是滋味!
然後接著問大家是否願意被稱為「美工」,
同學們的反應是80%以上都不希望被稱為「美工」,
另外的20%是沒意見,而非同意,
因此也得到一個結論,
就是設計人員普遍並不希望被稱呼為「美工」,
至少在筆者同學中及我見過的設計師網站的調查
「你最不能忍受的事」,
被稱為「美工」也高居第三名,可以得到印證。
那到底「設計」與「美工」如何界定?
才疏學淺的Tony,自然沒有資格去界定,
且「美工」的「工」字代表的意義,
是「工藝」抑或是「工人」(註1),
我想每個主管或老闆想的答案也不盡相同,
但是從好友回答的Tony的答案,
也許可以找到一些端倪,
她說:只是依照客戶(老闆)的想法做,
沒有加入自己的想法,直接完成,稱做「美工」;
而有自己想法,勾勒構思出圖形與樣式,
與客戶(老闆)溝通或選擇而完成的,
叫做「設計」,我個人覺得蠻有道理的,
這跟科班出身與否,並沒有直接的關係,
我也認識幾位非科班出身的設計師,
設計出來的作品與科班出身的作品,
比較起來毫不遜色!
差別僅只於基礎養成教育之不同!
或缺少些部份技能,
但是這也印證Tony之前所提之商業設計入門門檻低的原因之一。
在此僅提供Tony的淺見,與好友分享,
當然時至今日現在還是有人稱筆者為「美工」,
筆者早已見怪不怪了,
況且有點規模的公司才會分得清楚
「工業設計」「視覺傳達設計」「商業設計」的差別,
甚至一般公司若不是將視覺傳達設計師當商業設計師用,
不然就是工業設計師要包含商業設計師的工作,
並且將錄取年齡限制提前到35歲,
學歷限制在大學以上,
如此看來商業設計師隨著年齡的增長,
路將會愈走愈窄!
註1 工字不出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