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雖然讓人內心犯憱,卻又發人深省的網路好文分享~
《一早起床能呼吸就是幸福!》~
殯儀館接體員看多死亡了,財富真的不重要!
愈接近死亡的人,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。
愛是什麼?家人是什麼?所謂的幸福又是什麼?
愈接近死亡的人,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。
7年級生「大師兄」,是殯儀館的冰庫管理員。
遺體送至殯儀館,一律經由他們確認、入庫。
若是遇上找不到家屬、沒有葬儀社願意接手的案子,
例如自殺、意外、街友、孤獨老人…等,
他們也會親自前往現場接回遺體。
2、3年工作下來,他已和一千多具遺體打過照面。
「吊死叫〝盪鞦韆〞、跳樓是〝小飛俠〞、
腐屍是〝綠巨人〞、燒炭是〝小黑〞。
太胖的人燒遺體時會發爐,…」2018年12月,
大師兄出版《你好,我是接體員》一書,
以幽默筆調記錄殯儀館工作現場的所見所聞。
在這些與死亡交手的人眼中,一個冰櫃就是一個故事。
這些名稱看似可怕,其實最令人心涼的往往是人情。
在殯儀館現場,更讓人更學會如何提前規劃善終。
【家人不是有血緣的人,而是你走了後會惦記你的人。】
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說:
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。」
在殯儀館,這句話總能得到驗證。
家族內部的愛恨情仇,往往隨死亡浮上檯面。
「常有人說不結婚生子,老了會很慘,死了都沒人幫忙收屍。
我其實很想告訴他們,
殯儀館有一堆子孫滿堂、沒人要領的骨灰。」大師兄說。
每次聯合公祭後,
總有許多家屬因為遺產分配不均、
和死者的紛爭未了等因素,藉故不領取骨灰。
無主的骨灰年復一年累積,
最後只能倒在公墓旁的土地,
或直接當垃圾處理。
在意外、自殺現場看過不少駭人的屍體,
但大師兄認為,
最可怕的並非屍體本身,而是漠不關心的家屬。
在殯儀館,他看過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:
有子女隨意把父母的骨灰裝進乖乖桶,或者乾脆倒掉。
也有久病臥床的老人陷入假死狀態,被誤裝進屍袋當中。
兒子看見還在喘氣的父親,
居然問:「這樣還要冰(大體)嗎?」……
他也接過一個令人唏噓的案子:
一具在家往生許久才被社區鄰居發現的白骨,
警方循線找到家屬,
地址卻出奇眼熟。
原來,死者的哥哥就住在他隔壁。
2人因為祖產問題,早已互不聯繫。
聽到弟弟走了,哥哥竟還顯得有些開心。
還有一個車禍過世的死者。
除了一個受刑人兒子外,沒有其他家屬探望。
兒子看著父親因意外而扭曲的臉孔,
只說了一句話:
「我就是來看你怎麼死的,真的不得好死。」
兄弟父子一場,最後只剩下恨與怨懟。
大師兄感嘆地說:「這也是血緣啊。」
但殯儀館裡也有溫情的時刻。
一位女子想探視過世的同性戀女友,
卻被死者家屬拒絕瞻仰遺體。
女子天天在冰庫前哭泣,
一直跟到遺體出殯、進火葬場。
因2人在法律上非親屬關係,
工作人員雖然同情,卻也無可奈何。
撿骨過後,
原本態度冷淡的家屬終於鬆口,
告訴工作人員:「麻煩分一些骨灰給她吧。」
所謂親情,有時無關血緣或法律。
一對父母離異的兄弟,分隔多年後,哥哥自殺,
警方聯繫弟弟前來認屍。
但因兩人30多年未見,這位前來認屍的男子,
一時也無法確認眼前的大體身分。看著遺體,
他只說,「雖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哥哥,
但我感受得到。你的喪事我一肩扛起,希望你能好走。」
相信了,就是家人。
上億身家,也不一定能買到幸福的人生。
看過形形色色的死者,也讓人對財富有新的思考。
「每次去豪宅接大體,不是生病走的,就是吸毒死的。」
大師兄說起最近經手的一個案子,
死者在豪宅裡吸毒致死,
屍水滲出,
幾乎弄壞了整片高級木質地板。
儘管家人俱在,卻無人願意出面處理,
只剩下房東欲哭無淚。
另一個案例,
則是一對在車上自焚的夫婦。
點燃的汽油桶發生大爆炸,
一打開車門,
只剩頭蓋骨和整車黏液。
事後大師兄得知,
這對夫婦其實家境優渥,
先生是倍受寵愛的獨子。
兩人因賭債走上絕路,
連房子都被抵押,
家人甚至拿不出錢辦後事。
唯一伸出援手的只剩堂哥,
「他拿出3萬,說我們家就只有這麼多了」。
在殯儀館工作了一段時間,
也讓大師兄看見財富如何引出人性的黑暗面。
曾有死者的女兒和弟弟因遺產問題在告別式上爭吵,
雙方一言不合,女兒一腳飛踢了自己的叔叔。
「那場面超帥的。」大師兄笑說。
是黑色幽默,也是家族的悲劇。
他也見過有家屬想把貴重首飾燒給死者,
卻一轉身就被不肖的喪葬業者取走。
甚至有化妝師會事前準備假戒指,
替換遺體手上的真戒指。
子女的孝心,
最後全進了陌生人的口袋。
其實,財富生不帶來,死帶不去。
遺體火化過後,
工作人員常會在火化爐當中找到一些沒燒盡的黃金或有價寶石。
在殯儀館,這些東西被稱為「民俗小費」。
撿到的工作人員會將之換成現金,
請大家吃頓飯後全數捐給社福單位。
有錢就能幸福嗎?想起殯儀館裡的大體,
和醫院裡身家百萬卻只能躺在床上的老人們,
大師兄不無感嘆地說:
「我現在還可以走,就已經贏過他們了」。
親人過世最難面對的是「自責」 不如珍惜當下人生。
活在當下的道理,人人都懂,實際能做到的卻很少。
殯儀館裡,總是不乏後悔的人。
大師兄舉例,
曾有位從美國回來的兒子天天在冰庫前哭泣,
對過世的爸爸說:
「我真的好想你,我以前為什麼沒時間陪你……」
殯儀館有位資深大哥看不下去,
對他說:「伊在生的時候你不看,
現在死了才每天來看,有路用喔?」
「親友過世之後,活著的人才做的事情,
其實只是讓自己的自責少一點而已。」
大師兄說,
在接到大體時,
他常會想到自己的外婆:
因為父親欠債跑路,從小撫養他長大,
是和他感情最好的外婆。
如果外婆被送進殯儀館時,
自己還有話來不及告訴她,
會是怎麼樣的心情?
大師兄說,儘管外婆已近93歲,仍耳聰目明。
在繁忙的工作之餘,他常回家和外婆聊天。
就算沒話題也要找話聊,把握祖孫2人的相處時光。
現在的他,
對死亡已有豁達的體悟:
「我希望我的人生就是沒有後悔地走,
最後用免費的聯合公祭送我就好。」
他還笑說,如果自己得了癌症,
一定會請朋友吃飯,要大家先將白包給他:
「反正我走了就用不到了!」
所以,幸福到底是什麼?
這個困難的問題,
答案或許意外地如大師兄所言般簡單:
「現在,我只要能吃飯就覺得很快樂,
一早起床能呼吸就覺得很愉快!」。
💝感恩、分享讓您快樂!